國人平均壽命的增加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大家追求的已經不只是活得老,更要活得好。過去二十年來,醫學界對於高齡者的保健,有觀念上的突破。想要老來不求人,以下這幾大關鍵策略一定要掌握:
提升心血管代謝健康
隨著知識水準的提升與醫療的普及,多數國人對於如何維護心臟血管的健康已有相當的認識。不論是飲食控制(低油,低鹽,低卡),心肺運動與疾病治療的重要性(三高用藥),大家都耳熟能詳。
然而,最新的研究報告建議:高齡長者的血壓,血糖和體重不用維持太低。過低的血壓會讓體內的組織與器官灌流不足,容易出現暈眩,甚至引發中風。過度嚴格控制的血糖反而增加死亡率。而體重落在BMI上緣的族群在面對急性疾病與跌倒的表現也比BMI偏瘦的長者來得好。
提升神經與心智健康
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會失智。造成認知功能退化的原因很多。想要臨終前還記得住家人,個人可以努力的方向有三:維持終身學習、與人和善的心態,足夠的運動和適當的營養。
研究顯示樂觀好學的長者較能維持”知能存款“。運動方面以複雜性的綜合訓練,如跳舞預防失智的效果最好。飲食上多攝取健腦食品,如魚油、膽鹼、腦磷脂可以修復受傷的腦細胞,達到改善記憶力的目標。
讓骨關節與肌肉強健有活力
要活就要動!研究顯示低強度的運動已不足以讓長者維持身體機能。適度搭配阻力訓練才能避免”肌少症“上身。運動後半小時內補充優質蛋白質能幫助肌肉修復,刺激生長。骨頭與關節的保養也要依循專業人士建議,發揮最大的運動效益。
維持良好營養與體能健康
台灣的長者飲食普遍熱量和蛋白質不足。原則上,60kg的長者一天所需的熱量為1800大卡,其中包括300克去皮雞肉或等量蛋白質。最好分在早、午餐,運動後吃。再適當的補充蔬果、維他命、微量元素與重金屬,就能吃出健康。
內分泌與荷爾蒙維持最適狀態
邁入高齡,內分泌會隨之變化。目前研究證實部分賀爾蒙的確能達到“回春”的效果; 然而賀爾蒙來源需經過嚴格檢驗以減少感染風險,以及致癌的可能性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建議一定要在醫師的監控與指導下才進行荷爾蒙治療。
擁有一位熟悉高齡醫學的醫師
最後,由於醫學不斷的翻新,擁有一位熟悉高齡醫學的醫師能夠幫助您在做退休後的健康規劃上提供最專業的協助。讓您真正:健康,呷百二!
文章版權屬於鄭丁靚醫師,作者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