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需要蛋白質?
大家都要!尤其是牙口健康不佳致無法正常咀嚼;或是大病初癒,急需大量蛋白質來修復生理機能的長輩。如果長者常感到疲累,反覆生病,甚或流失肌肉導致形體羸弱與行動能力下降,就要注意是否蛋白質攝取不夠啦!
要吃多少蛋白質才夠?
根據PRO-AGE的研究,一日的蛋白質攝取應在每公斤體重1.0-1.2公克。若是有上述蛋白質缺乏風險者,更可以增加到1.5公克。每種食物所含的蛋白質比例不同,最簡易的算法,就是和自己的手掌比一比。一天吃一個巴掌大小和厚度的肉就對了。吃素的長輩,可以用豆製品代替。
補充蛋白質的時機?
從增加肌肉量的角度來說,分次攝取搭配適度運動(如30分鐘快走),能使蛋白質轉化為更多肌肉。建議將一日所需分在早餐、午餐,以及運動之後的點心,達到最佳效益。
怎樣吃蛋白質最適合?
動物性蛋白質比植物性蛋白質更快速形成肌肉。對於消化差或是吃少少的長輩,富含蛋白質的小點心,如蒸蛋,布丁,或是胺基酸(分解過的蛋白質)營養飲品,如安素都能幫助增加攝食量。
長輩就是不愛吃肉,如何鼓勵進食?
由於味覺的改變,適度使用調味品如辣椒、胡椒、味醂或其他香料可以增進食慾;調整食物質地,重建牙口和吞嚥功能會提升進食安全與意願;多運動和吃益生菌,可促進消化改善胃口。最重要的是,創造一個愉快的用餐氣氛,以鼓勵代替責備,搭配漸進式的引導,今天就邀請長輩一起吃飯吧!
文章版權屬於鄭丁靚醫師,作者保留所有權利